Skip to content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中特在考研政治中的分值为30分。

毛中特大体包括①导论、②毛泽东思想、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和中特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考点20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3.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4.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¼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5.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考点28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6.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作为一次新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对外开放的要求:

一是在开放的范围内,包括对发达国家的开放,也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它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

二是在学习的内容上,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内容上学别人)

三是在开放的原则上,对外开放要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原则上做自己)

考点40 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新时代的意义

第一,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敏前景。

第二,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三,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考点4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十四个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1.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 坚持新发展理念。
  5.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1.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考点4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实现

  •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力量。

  •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只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勠力同心、不懈追求、接力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到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考点46 贯彻新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坚持创新发展,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对我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讲,如果动力问题解决不好,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难以做到的。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

创新的要求

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共享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

  1. 全面共享,即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
  2. 全面共享,即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3. 共建共享,即只有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
  4. 渐进共享,即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

考点47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改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1. 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2.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3. 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4. 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考点48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及其主要任务

提出背景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又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成

  • 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 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 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 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 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
  • 要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 要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措施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扎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和行动。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第二,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科技力量,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水平。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第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四,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第五,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第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

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乡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总目标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 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 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 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三个没有变”

  •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
  • 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 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因素,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 家是我们自己人。

非公民营经济的作用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支持非公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

  1. 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2.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3.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4. 完善政策执行方式
  5.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6. 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市场的作用

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

政府的作用

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督,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举措

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进入壁垒、地方保护,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简单下达行政命令,而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考点50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我国的国体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性

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丰富了民主的内涵。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的来源

源自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的伟大实践,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意义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有利于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举措

发展协商民主,必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及社会组织协商,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

考点56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第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第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兜底作用,保障全社会成员基本生存与生活需要,要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第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第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考点63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

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 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
  • 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
  • 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

  1.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是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
  2.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关键是我们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
  3.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4.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要继续朝着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努力,着力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考点64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第一,对外开放使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第二,全面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

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路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如何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 坚持主动开放,把开放作为发展的内在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开放。开放发展核心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目标是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 坚持双向开放,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 坚持全面开放,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 坚持公平开放,构建公平竞争的内外资发展环境。
  • 坚持共赢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 坚持包容开放,探索求同存异、包容共生的国际发展合作新途径。我们的开放,秉承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主张要维护世界贸易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和融入,不搞排他性安排,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