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和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他说:“我们冷静地分析了中国的现实,总结了经验,肯定了从建国到一九七八年三十年的成绩很大,但做的事情不能说都是成功的。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5—116页。]我国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犹疑和困惑,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但毫无疑问这一制度已经初步地然而又是有力地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过去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必须坚持,特别是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那是不能动摇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6、133页。]改革开放以来,他反复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即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共产党领导、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我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在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科学地、精辟地、创造性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这一科学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突出地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纠正了过去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整个历史阶段尤其是初级阶段特别需要注重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体现了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为回答资本主义严峻挑战所必须采取的战略决策。它突出地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指出了我们发展生产力与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根本不同。
**这一科学概括,为我们坚持公有制又完善和发展公有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邓小平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毫无动摇地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在改革中,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归根到底只能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的。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这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三步走”战略,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国两制”、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党等,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搞革命,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社会主义,也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了冲破禁锢,打开局面,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旗帜鲜明地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领导和支持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前看》的讲话,明确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增强党的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政策,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在关键时刻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革开放过程中,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创办经济特区、引进外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问题上,都有过不同意见和各种疑虑。由于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用事实来说话,使广大党员、干部转变了观念,统一了认识。1992年初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的谈话,是全面改革进程中思想解放的科学总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改革开放的进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体现了革命胆略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是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我们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像中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时间不长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对它的基本国情应该怎样认识?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们党对此作过有益的探索,但总的来说,一直处在不完全清醒的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现在搞建设,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邓小平谈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时指出:“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2页。]十三大前夕,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2页。]
**党的十三大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在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状况,又决定了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一概括,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深刻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380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和重大突破。

3.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富强”主要是经济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民主”主要是政治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文明”主要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要求。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在现实中表现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统一。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全面坚持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内在要求。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有了这两者的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必定能够胜利。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方针概括到党的基本路线之中,不仅是改变我国不发达现状的需要,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精神。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是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得出的科学判断,是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要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党的基本路线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党的十七大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党的十九大进一步修改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不仅将“美丽”纳入了基本路线,而且将“现代化国家”提升为“现代化强国”,扩展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提升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尤为突出,尤为重要。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我们确定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路线。
**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人们,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离不开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离不开发展;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
**发展要抓住机遇。**邓小平提出:“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我们必须正确估量国际环境对于实现我们战略目标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千方百计地发展自己,发展经济。
**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邓小平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邓小平深刻地概括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新论断,反映了科学技术在当代发展的新形势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邓小平提出了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我们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等一系列战略思想,为加快我国科技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对西方的赶超,指明了方向。

5.“三步走”战略

在我国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必须有步骤分阶段实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深入思考如何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问题。1987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明确提出: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明确了发展方向,展现了美好的前景,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正如邓小平所说,实现这一发展战略,将完成一项非常艰巨的、很不容易的任务,是真正对人类作出了贡献,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为了顺利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邓小平提出了“台阶式”发展的思想,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他明确指出:“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要实事求是把握好速度问题。在中国搞现代化不能追求太高的速度,但速度低了也不行,凡是能积极争取的发展速度还是要积极争取。快是有条件的,要讲效益,讲质量。
**为了顺利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邓小平还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邓小平提出,沿海一些地区要走在全国的前面,率先实现现代化,以更好地带动全国的现代化。内地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加快建设,国家要尽力支持内地的发展,沿海要注意带动和帮助内地的发展。对于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分悬殊的问题,要认真解决。合法的较高收入应予允许和保护,并依法加以必要的调节;非法的,必须坚决有效地依法处理。要承认不平衡,同时要从不平衡逐步达到相对的平衡,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6.改革开放理论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3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将把—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作为一次新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指出:“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他在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指出还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
**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是一个大试验。**改革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风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在改革的进程中,不能因循守旧,四平八稳,不能不顾条件,急于求成。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
**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邓小平明确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只有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必要的互接互补,加上我们自己的艰苦奋斗、自力更上不断创新,才能赶上时代,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
**对外开放,包括对发达国家的开放,也包括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它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

**实行对外开放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资本主义社会经过几百年发展,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作为后起的崭新的社会制度,必须大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全部文明成果,结合新的实践进行新的创造,为我所用,才能加快发展,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对外开放要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改革开放开始后的一个很长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但在经济建设实践中,市场和计划的矛盾愈益显现出来,成为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随着企业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和经营机制的逐步转换,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流通体制的逐步形成,促进了物资、劳力、资金、技术、信息在城乡市场的流动,初步显示了市场的作用和活力。特区经济蓬勃发展,对外开放从沿海向内地扩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衔接。事实说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正是这十多年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为我们取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共识提供了实践基础。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邓小平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1页。]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邓小平高度评价这个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邓小平的这一系列重要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党的十四大根据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要求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特别是1992年初南方谈话的精神,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有: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他多次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154页。]他鲜明地指出,必须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越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越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保证物质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根据邓小平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精神文明建设在这一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是围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这就是党的基本路线所要求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
邓小平理论不仅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且还提出了其他一系列两手抓思想。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邓小平提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基本方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强调:“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总结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地指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兴利除弊,必须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民主要法制化,法制要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统一。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邓小平提出:“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4、378—379页。]
邓小平的一系列“两手抓”,坚持了辩证法的全面性,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有利于克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为我们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充实了新的内容。

9.“一国两制”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的统一作为自己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面对港澳台地区尚未统一的问题,邓小平指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9页。]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各种合法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一国两制”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邓小平指出:“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香港问题,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台湾问题。只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页。]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采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充分考虑了台湾当局和台湾人民的处境、利益和前途。实行“一国两制”,在中国的主体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在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局势可以长期稳定,有利于我们一心一意搞建设。同时,也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的长期稳定、繁荣和发展。“一国两制”的构想,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一国两制”是面对现实、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顺应历史潮流,有功于民族,有益于人民。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的提出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不容许外国干涉。国家必须统一,任何制造“两个中国”“一国两府”“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的图谋都是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的。我们的愿望,要尽一切力量去争取的,是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不放弃使用武力,有利于促进和平解决。只要台湾当局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消除阻挠祖国统一的人为障碍,通过接触和谈判,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终归是可以实现统一大业的。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是分别属于中国和英国之间、中国和葡萄牙之间的问题。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政府先后同英国和葡萄牙政府进行谈判,并分别签订了联合声明,推动了港澳回归的历史进程。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把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既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现代化建设,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都要靠党的领导。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除了改善党的组织状况以外,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改善党的领导制度。
**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个法宝。**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经受着时代的考验,必须发扬优良传统,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邓小平强调,“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
**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邓小平强调,党的各级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一定要坚持党的宗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了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都要按党章办事。健全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保证党内生活的民主化。废除实际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完善党内监督制度,把党内监督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结合起来,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体系等。
**邓小平理论内容丰富,除以上这些主要创新外,还有许多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如在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要搞好部队的科学管理,提高正规化水平。如在国际关系上,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主张国与国之间通过协商和平解决政治和经济的争端,而不是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不能恃强凌弱,侵略、欺负和颠覆别的国家。以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四项原则,处理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