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我们党建立时就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改革,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
**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而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首要任务。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关系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这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江泽民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2页。]“我们要牢记一条道理,这就是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力争在有条件的领域实现突破。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只有大力推进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才能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式重要。必须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努力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力和竞争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就要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敏锐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也难以搞好。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江泽民指出,加强文化建设,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65页。]。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这个民族精神,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作好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越是发展经济,越是改革开放,越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我们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的最根本的课题,是能不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江泽民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深刻指出,纵观历史,不少政治组织和政治集团,在夺取政权的阶段,其政策主张或多或少地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在取得政权之后,就忘乎所以,骄傲起来,久而久之,就脱离了人民群众,不再代表群众的利益,最后被群众所抛弃。它们垮台的原因尽管很复杂,但人心向背的变化是一个根本原因。“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人心向背问题。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我们党就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群众得到应该得到的、看得见的物质利益,这样才能使群众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祖国的富强之道,也是自己的富裕之道,更加自觉地为之共同奋斗。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发展并取得最终成功的根本保证。江泽民指出:“在整个社会生产和建设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使全体人民得到并日益增加看得见的利益,始终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
**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紧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利益的多样化是不可避免的,群众产生不同的利益要求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该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改革越深入,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江泽民强调,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根本的衡量尺度,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4.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要强大,体现优越性,关键在发展。江泽民反复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面对着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激烈的国际竞争,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加快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奋力在这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发展壮大自己,是我们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必须肩负起来的历史责任。
江泽民强调,无论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正确坚持和贯彻发展的思想,我们就能够从容应对挑战,克服困难,不断前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全体人民的拥护,我们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都与紧紧扭住发展这个主题密切相关。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江泽民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硬就硬在这里”[《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7页。]。**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才能实现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只有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实现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崭新局面,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江泽民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明确提出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蓝图和基本框架。到20世纪末,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江泽民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性质。”[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积极推行股份制,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管理制度。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
**理顺分配关系,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江泽民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形成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深化了邓小平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愿望,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这个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我国人均生产的物质产品和社会财富较少,劳动生产率较低,人均占有及能够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消费的物质产品较少。偏重于满足物质消费、生存性消费,而精神消费或文化消费,特别是发展性消费还得不到有效满足。不同省市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非协调发展,使得不同省市、东中西部和城乡的小康实现程度极不平衡。巩固和提高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在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就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进行了前瞻性的战略思考。**他在十五大报告中初步勾画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十五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这是一个既体现时代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既实事求是、切实可行,又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目标。这是一个能够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目标。
7.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更加走向成熟和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规律性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我们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建设民主政治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法制的健全。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体现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政治体制改革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8.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江泽民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进行了长期的深入的思考。他强调一定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和其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的绝对领导,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要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党的先进性,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实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使党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
江泽民强调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是前提。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讲政治是核心。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严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讲正气就是要坚持和发扬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与革命气节。江泽民语重心长地说:“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江泽民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6页。]党执政的时间越长,越要从严要求党员和干部。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做到严格按照党章办事,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从严治党必须全面贯穿到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之中,切实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特别要建立起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机制。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毫不动摇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必须十分注重防范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维护党的队伍的纯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和长期性,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把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下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防止和惩治腐败的合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地与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除了上面的主要内容以外,还包括关于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建立巩固的国防、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思想;坚持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推进祖国完全统一,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八项主张的理论等。